复读生政策
按照本市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报考条件,18周岁以下的往届初中毕、结业生,均可报考本市高中阶段学校。然而,这并不是说每个“线下生”都适合明年再去考高中。教育局局长认为,对已经尽了力或潜力一般的考生来说,无论是从效果还是从时间上看,“复读”都是失大于得。
相关老师认为,有几类学生比较适合“复读”,一是平时学习基础较好,这次考试因意外原因发挥失常;二是具有学习潜力,只是领悟时为时已晚,准备时间不充裕;三是临考时身体欠佳,造成成绩非正常滑坡。能不能“复读”,可用这次中考成绩作参照系,分数接近今年高中录取控制线的,就相对比较适合,再考的成功几率也相对会高。
“中考复读”是明显有别于高考复读的,而且“中考复读”在办学方面没有高考复读那么成熟,所以在哪些学生能够明显提高成绩、如何选择复读机构、中考复读与高考复读的区别和应注意的条件等问题上,都存在着误区和困惑,为此,家长和学生都应该了解相关信息后才慎重选择是否复读或者选择哪个中考复读学校。
高考复读对于多数人来说,已经是耳熟能详的。但是往往出于这种惯性思维,不少家长和学生把两个复读等同的看待和应对,这实际上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中考复读不仅比较新,而且其自身有一些明显有别于高考复读的特点和特色,需要提醒学生和家长在决策是否中复的时候,格外注意。
家长和学生一定要了解中考复读的相关政策。首先是年龄的限制,超过17岁的孩子是没有机会再参加中考的。其次中考复读生总分是要去掉5分的,即每门课程减掉1分。所以对于复读生来讲要有思想准备,最后在参加统一录取的过程中,在总分的基础上减掉5分之后参加才能被录取的。
从复读来讲,复读机构都得向着新课标靠拢,不过家长和学生也不必过于担心,更不要有顾虑。因为新课标从基础知识和教材的总体体系来看,和原来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基本是一致的。仅仅是在教学的顺序上有少量的调整。在联系实际和能力考察方面有一些新的要求。
“中考复读”就近选择优势明显
家长和学生在选择复读学校的时候往往看重的是名气和办学实力,这样的选择并无不妥。但是结合实际的经验,家长和学生很容易忽略地理位置上的考虑,而恰恰是由于只图上知名机构,交通的不便和往返奔波,不仅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甚至使一些学生半途而废无法坚持到底。地理的因素很重要,比如一些学生家长咨询了半天,但最后还是觉得地理位置太远,不太方便。如果没有家长接送,每天长途奔波很容易使学生坚持不下来;另一方面中考复读和高考复读还不一样,中考复读规模不像高考复读那么大,能够覆盖的周边范围有限。受规模、办学住宿的条件限制,普遍还是就近选择的比较多。
初中学习小方法
1、随身携带学习卡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将一些学习内容制成学习卡片随身携带,利用闲碎的时间进行复习,效果显著。
2、“随手笔记”:所谓“随手笔记”就是上课时随机的记。记自己的灵感、记重点、易错点、他人错点。“随手笔记”自己明了就可。
3、做标点符号:对以下内容我们要标记不同的符号,老师讲课时的重点、易错点,他人的错点,老师讲课时点出的“题眼”,错误的题目,不会的题目,经他人提示后会的题目等。做标记符号是使书“变薄”的重要手段,是我们复习时的重要资料。
4、错题的整理和浏览:有的同学怕麻烦不愿意整理错题集,这是个不好的习惯。学习是如何发展的,就是不断地查找漏洞,弥补漏洞。错题集的整理和浏览就是查缺补漏的一个手段。
5、复习时先“回忆”:“回忆”是高级的复习。复习时先“回忆”,使你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培养动脑的习惯,并且做到复习时心中有数。
6、帮助他人复习:帮助他人学习实际上就是复习的过程,所谓的“教学相长”,在帮助他人学习过程中随时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可以随时纠正,也可以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学习他人的长处。帮助他人学习是“深度学习”。
7、设定目标:人活着就得有个目标,目标是人成长的持久动力,是人前进的不枯的源泉。作为一个学生要有:人生目标、现阶段目标、学期目标、每日目标。
8、整理书包:整理书包就是在梳理学习思路,是无意识中的学习计划。
9、使复习和考试一样紧张:实验表明:适度的紧张可以提高效率。我们复习时应该采用“限时复习法”,也就是说每一段复习内容限定适当的时间,尽量要求自己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10、全局观念:所谓的“全局观念”,就是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掌握这一章、这一阶段、这一学期的学习内容。很多同学学习时“糊涂”了,主要原因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因此,在预习、复试时都要注意“全局观念”。
小编总结
有些学生适合复读,而有些学生即使再花一年时间复读,无论从效果上看,还是从时间上看,都是失大于得。”专家表示,心理素质不佳、分数过低或过高、被逼无奈的考生不适合复读。很多家长都想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希望孩子更好并没有错,但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适合孩子的学校,科学的填报中考志愿。不要盲目攀高,不要有附加的虚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