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泉中学清代为紫泉书院,解放后建立新城中学(高中部),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后来成立初中部,后开设小学部,开始招收小学毕业生。 2001年新城中学改制为公办民助性质的初级中学,更名为紫泉中学,成为高碑店市的园林学府。
高碑店市新城紫泉中学历史沿革
紫泉中学本校校址原为清朝皇帝南巡驻跸之所,建于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名紫泉行宫。紫泉河水环绕四周,碧流如练;内有镜湖(后称大兴湖),形似元宝,自西向东而南,正殿建于西南(现四排老教室位);舫室轩亭,清幽飒爽,松奇竹茂,意境幽深,太湖奇石堆砌成山,秀峙纡回,景观殊佳。随驾臣僚,赞为十景。乾隆皇帝驻跸十四次,咏诗十首盛赞此景。嘉庆皇帝驻跸两次。后清廷衰落,遂无人修葺,内中建筑,渐次坍塌。咸丰九年(一八五九),知县杨雩芗召众绅士集银两千两,于行宫旧址建房三十五间,建立紫泉书院。聘请名师讲学,经科考中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多人,遐迩闻名。光绪二十九年(一九〇三), 废科举,兴学堂,紫泉书院改办为官立高等小学堂。此为高碑店市(原新城县)兴办学堂之始。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日寇侵占新城,学堂停办。新中国成立,百废始兴。一九五一年八月,建立新城中学,时校舍在新城城内路东张家大院(今城内小学址),招收两个初中班。自此高碑店市始有中学教育。一九五四年在此地完成中学校舍建设,师生由城内迁此。一九五八年增招两个高中班,成为完全中学。一九六二年六月国家实行调整,高中停办。后于一九七〇年恢复 。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六年,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同全国各地一样,教育教学秩序极不正常。一九七六年十月文革结束,全国拨乱反正,教学秩序逐渐恢复正常。时新城中学保持初中二轨、高中四轨之规模。一九七八年恢复全国统一高考。此后数年间,新城中学领导有方,名师荟萃,教风学风甚好,高考升学率在保定地区颇有名气,铸就了新城中学办学史上的一度辉煌。一九八六年后,优秀师资不断调出,升学率渐滑低谷,数年不振。一九九六年八月增设公办民助性质的初中部。二〇〇一年高中部停办,学校完全改制为公办民助性质的初级中学,更名为紫泉中学。从1999开始,学校加大引进教师资源,狠抓教学,不断提升办学层次,升学率逐年提升,培养了老千等一大批高级知识分子。2002年学生300人,有150人考入高碑店市一中,轰动整个高碑店市,使紫泉之名家喻户晓。后由于领导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学生质量不断下降,升学率连年下降,渐渐没落。二〇〇七年,公办民助政策废止,紫泉中学停止招生,学校改为中等职业学校。二〇〇九年六月,紫泉职中并入高碑店市职教中心。学校停办。二〇〇九年七月,高碑店市教育局鉴于该校校舍闲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相关规定,报经高碑店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开拍卖出让此校舍。民办白芙蓉学校董事长李希久中标获取此校出让权,建立了民办白芙蓉中学。当年招收四个初一班。二〇一〇年八月,又开办小学高小部,招收六年级学生四个班,2019年全校共有学生八百六十余人,教职工八十余人。此校自紫泉书院到2019年已有160年办学史(1859-2019),培养出一代一代人才,故新建学校南大门北门额题曰:“百年学府,地灵人杰”。
高碑店市新城紫泉中学教学条件
2002年学校原有6个教学班,近300学生,教职工66人,教师25人。学校占地面积16.5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22053平方米。学校建有300米环形跑道(附100米直跑道)的田径场一个,独立的标准篮球场1个、排球场和羽毛球场各1个。学校建有学生宿舍楼两栋,教师宿舍楼3栋。学校外是紫泉护城河,有一座桥与外界相连。校内有以面积巨大的荷花池,池边芦苇密布,池中清水碧波。